我院雷志刚教授合作研究成果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破解机动车尾气高效脱硝难题
发布日期:2025-11-08   作者:重点实验室  浏览数:10


 近日,202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举行。由我院雷志刚教授与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成果“机动车尾气高效脱硝分子筛催化剂构筑原则与可控制备的理论基础”荣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该奖项彰显了我校在能源环境催化及化学反应工程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创新能力。

 该研究面向首都乃至全国机动车尾气氮氧化物(NOx)污染治理的重大需求,致力于攻克高效、低成本分子筛脱硝催化剂的设计与可控制备关键技术。研究团队在廉价模板剂开发、新型催化剂创制、反应新机制探索及催化剂工程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学突破。

 在联合攻关中,雷志刚教授团队承担了“催化剂结构化成型及反应工程建模”关键任务,为项目第五项核心科学发现作出实质性贡献。团队基于数学建模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系统揭示了整体式催化剂内反应-传质耦合、流体场分布与热传导等行为,建立了结构化设计与优化方法,为催化剂宏观结构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支撑。该研究不仅指导了结构化制备工艺的确定,更攻克了分子筛涂层在成型过程中易开裂的技术难题,奠定了催化反应过程的工程学基础,有力推进了催化剂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此次获奖成果是我校与东部高水平大学深化跨区域校际合作、协同攻关的典型范例。所研发的催化剂已成功匹配国内多家知名车企的柴油发动机,在实际运行中满足最严苛的国六排放标准,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图文:张海洋 初审:张海洋 复审:刘平 终审:徐炜杰)